3月17日,2025年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在浙江宁波召开。会议指出,生态环境宣教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以来,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更加响亮,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愈发浓厚,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体系初步构建,生态环境宣教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活跃在东海之滨的"海洋伙伴"志愿服务队携海洋污染治理创新成果亮相鄞州生态体验中心,成为代表宁波案例的全国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的典范样本之一,为大家诠释了志愿治“废”,守护蔚蓝大海的实践。作为本次会议志愿服务展示环节的焦点团队,"海洋伙伴"展示了3年来的"净滩成绩单":累计发动志愿者超1.3万人次,组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主题活动50余场,清理海洋垃圾千余吨。这支由渔民、学生、企业、游客等组成的"海洋伙伴",打造海洋污染治理全场景创新生态——在奉化栖凤码头建立"海洋伙伴"环保舱,发动渔民志愿者通过"随手捡拾"投递海洋废弃物到智能回收柜;开设亲子课堂将海洋污染的科普带入10余所学校。
活动现场,"海洋伙伴"志愿服务队带来的"海洋再生文创"引发热烈关注。渔网变身的棒球帽、塑料瓶再生的服装与包袋,以及用海洋浮球制作的全回收电动牙刷,传递着"变废为宝"的生态理念。"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郭芳、宁波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徐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负责同志,生态环境部有关司局、部属单位负责同志纷纷参观了解“海洋伙伴”展区,“海洋伙伴”志愿者为其介绍志愿服务内容和取得的成就,并展示本次会议的代表证均为来自“海洋伙伴”回收的海漂垃圾再生并通过3D打印制成,将海洋污染转化为实用价值产品。
"海洋伙伴”环保舱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栖凤码头